第二天的重頭戲
就是到嚮往已久的吉貝島玩水上活動
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吉貝島
海灘真的很美

水上活動是不限次數的八合一
香蕉船、甜甜圈、浮潛、水上摩托車…等
最好玩應該是甜甜圈和水上摩托車
甜甜圈是因為很容易被甩進海裡
水上摩托車則是因為尖叫聲過大
然後被教練整
有看過水上摩托車在蛇行的嗎?(倒)
差點被甩進海裡

下午搭船到員貝嶼外海的定置網
員貝嶼位在白沙嶼岐頭村東方、鳥嶼西南方鄰近澎澎灘
全島為丘陵地形…因為形狀像是一扇貝覆蓋水面而得名
景觀相當優美且特殊
定置網是一種海上休閒平台
可以體驗海釣樂趣
平台的一樓挖了2個大洞
可以供遊客海釣
跟海洋牧場很像
不同的是
海洋牧場一定釣的到魚…但釣起來要付費
海上平台不一定釣的魚…不過釣起來船大哥會免費幫忙烹煮新鮮魚湯
釣魚並非想像中簡單
沒耐心的我…實在很受挫
只好拿船老大釣的魚來拍照過癮
半小時後魚竿竟然有了動靜
趕緊收釣繩
果然…釣到一隻小紅貓(鯛魚的一種)


超級開心的啦
原來..是敏銳度不夠高
其實一直有魚上鉤
只是沒發現那是魚兒上鉤
又過了半小時
第2條小紅貓上鉤


船老大還說…算大隻的
體驗海釣樂趣後
就是品嚐自己釣起來的魚兒
海風徐徐吹來
真是愜意


結束海上平台活動後
就準備搭小艇到員貝嶼
主要行程是海田踏浪
踏浪的起源是因為澎湖群島的珊瑚礁地形相當發達
部分島嶼間海水較淺處…堆積的礁石在退潮後露出海面
澎湖先民便利用這些通道…涉海往來于島際之間
經年累月的人車通行…形成特殊的海上古道
後為發展觀光業…並讓後人體驗先人的經歷
而崛起的踏浪的行程


經船長賢哥的帶領
首先體驗抱墩抓魚


抱墩抓魚-是先人的智慧
在退潮的潮間帶
事先用石頭堆積石墩
漲潮時魚兒會游進石墩裡
退潮後就跑不掉了
然後只要利用一張長方形的漁網
圍住石墩四周
從最上面開始把石頭搬開
就可以抓到魚了
真的很有趣


退潮後的海底步道有許多生態
如果沒有專人解說
可能不會發現石頭上不起眼的小生物就是石蚵
而且一小顆竟然需要40年的成長時間
還有螃蟹…寄居蟹…海蔘…珠螺…燒酒螺…..等等



最後…賢哥帶我們去看鰻魚
平常鰻魚都是躲在石頭縫中
如何出來表演呢?
首先拿2條抱墩抓到的石斑魚
用石頭搗碎..然後放到水裡
不到5分鐘的時間
3條鰻魚從四面八方竄出


賢哥說..有小花..勇哥…還有新來報到尚未命名的
彷彿這些鰻魚都是他養的一樣
不過當天鰻魚特別害羞
只有小花表演和螃蟹搶奪食物
勇哥和新來的則是表演打架搶地盤
雖然一一不捨
還是結束了踏浪的活動
在回碼頭搭船的途中
剛好碰上員貝嶼的居民準備中元普渡
印入眼簾的景象讓我大吃一驚
人家的普渡供品可是一車車的推出來拜的喔


豪氣吧?!
第一次見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那隻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